印度聖境旅人書》菩提迦耶巡禮
【圖.文/節錄自《印度聖境旅人書》/作者林許文二、陳師蘭/柿子文化】

 

在這個靠佛教徒朝聖為主要收入的小村落裡,村民的主要信仰卻是印度教。因此,淡季時(3月到10月)它是個炎熱而安靜的小城,適合靜靜的遊賞與冥思,到了旺季時,卻是人聲鼎沸,充滿了宗教蓬勃的氣象。

 

初次來到此地時,可以選擇一位「看似」專業的當地導遊,帶領您在這些稍嫌雜亂四散的紀念地點間,有效率地快速巡禮一番。不過他們的解說往往與史實有些出入,因此,如果資料準備得夠充分,不妨用堅定的態度,技巧的遣開想從你身上賺錢的當地人,寧靜地、悠閒地在古老的歷史遺蹟內獨自漫步,或是選個綠蔭遮天的大樹下,靜靜的一個人,與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一同進入智慧的沉思中。

 

摩訶菩提大塔(Mahabodhi Temple)

 

(攝影者/林許文二)
在佛陀正覺後約兩百五十年左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來此朝聖,他在菩提樹下安置了一塊金剛座,並於菩提樹旁建了一座塔寺。到了西元四世紀,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由於當時錫蘭國王王弟到印度朝禮聖地時,倍受冷落與羞辱,因此錫蘭國王主動興建摩訶菩提寺,供養來自錫蘭的僧人使用。

 

十二世紀時,回教徒的入侵卻將其破壞毀盡,直到十四世紀,緬甸國王又在阿育王的塔寺遺址上,出資護持重建。在緬甸浦甘(Pngan)的一座十三世紀建築的寺院,就是它的縮影。 然而,重建沒有多久,這座寺廟就遭遇了嚴重的洪水,隨著洪水而來的大量泥沙又將它埋在沙土中達數百年,直到西元1861年,印度考古研究所的總指揮──亞歷山大.康寧漢(Alexander Cunninghan)拜訪此地,建議進行挖掘,為大塔的重生燃起了一線希望。西元1870年代末,在緬甸佛教徒與當時的孟加拉政府協助下,終於將摩訶菩提寺修復完成,從此這座雄偉的大塔才得以重見天日。

園區主要的入口處是與摩訶菩提大塔同一方向的大門,當你從正面走下階梯,便會許多古老的遺蹟就羅列在道路兩旁;例如雕著佛像或佛經的小塔,這是人們為了還願或祈福而雕造奉獻的,此外還有一些信眾捐獻的紀念物品,如精緻的鐘或鍍金的佛像等,亂中有序地參差排列著,令人眼花瞭亂、目不暇給。

 

(攝影者/林許文二)
再往大塔天井走去,通道左側有一個開放式的小小聖殿,殿前保存了一座圓型的石座,上面雕刻了一對佛陀的足印(梵文Buddhapada),足印上撒佈著信眾祈福的花瓣與聖水,黎明或黃昏時,淡淡的光線斜射而來,使它蕩漾著脫俗的美感。

 

大塔外牆周圍有各式各樣的佛像,而在一樓大殿內,有一座鍍金的佛陀「降魔正覺」像,原本是以青黑岩彫刻,後來被西藏人鍍上了金箔,使整座佛像呈現出金屬的質感。由於大殿內的柱門均由石頭雕造,並沒有窗戶或通氣孔,所以光線很黯淡,空氣中也充滿著鮮花與焚燒燭火的濃烈氣味,令人感到有些窒悶。

 

大殿入口兩邊的石階梯通往頂樓的四個小塔,參觀者可以繞著主塔以不同的角度來欣賞摩訶菩提寺。附近有許多佛龕供奉著神像,有些雕刻樸素精美,有些卻是俗氣粗糙,由於二樓以上有固定的開放時間,所以若欲參訪請事先詢問管理的僧人。

 

尼連禪河(Nairanjana)

 

(攝影者/林許文二)
現在的尼連禪河,位在摩訶菩提寺前約200、300公尺處,其寬度有1公里左右,目前的名稱為帕爾古河(Phalgu)。

 

由於帕爾古是佛陀時代迦耶有名的Ghat(由河岸上延伸入河的階梯平台),也就是印度人民每天早晚沐浴淨身與婆羅門教徒洗罪之河階地,或許是因為與人民的生活密切,於是尼連禪河漸漸被改稱為帕爾古河。

 

迦耶之渡口,名叫帕爾古,每日三沐浴,朝夕與正午。往日所有罪,今日可洗除,沐浴洗罪處,就在帕爾古。
──迦耶迦葉長老偈

 

從Bazar路往蘇嘉塔橋(Sujata bridge)的方向前進;或是沿著往大塔的主要道路走到盡頭的露天市埸後左轉,繼續往北一小段路,再穿過右手邊的印度教廟宇,即可到達尼連禪河邊的河階平台。沿著河畔走到蘇嘉塔橋是一段愉快的路程,此時若是乾季,河中由於泥沙淤積,將呈現一片沙洲景象。然而,若時值雨季,一到渡口,整片壯麗寬廣的湛藍河水就在眼前展開。藍天,白雲、正覺山,相映著潺潺河水尼連禪,既壯觀又寧靜。

看到眼前如詩般的美景,終於明白為何世尊會說:「這地方真可愛,這叢樹木真是迷人,旁邊又有這條銀色潺潺的河流,方便易達而令人愉快!」

 

正覺山與苦行林

 

(攝影者/林許文二)
站在尼連禪河畔的平台,可看到左方下游處的蘇嘉塔橋與不遠處的正覺山,而河的對岸就是苦行林與蘇迦塔村的方向。苦行林是世尊來到烏留頻螺村實行更嚴厲苦行的地方,位置就在摩亨河(Mohane)與尼連禪河中間、靠近摩亨河的樹林地附近。

 

根據記載,世尊當時的苦行,並不像一般外道做一些極盡殘害身心的事;例如食糞、臥荊棘等,而是因為專心思維、精進深定而無暇進食,所以「日食一麻、一米」,以至於身形消瘦,猶如枯木。目前在村落後面、靠近摩亨河處,有棵菩提樹,據說就是世尊當年苦行時所坐的位置。

 

前正覺山(Pragbodhi),當地人稱為Donkesli,山上有幾座阿育王所立的佛塔遺蹟,但有的難以辨識,有的已被新塔取代。根據玄奘記載,當佛陀自覺到無益的苦行對身心苦惱的解脫並無助益後,即放棄了苦行,來到這座山作為探求真理的下一地點。但是不久後,世尊又離開這裡,前往菩提樹下,而終至證得聖道。

 

在這座山中有許多神話般的傳說,例如半山腰中的龍洞(留影窟),據說未成道前的悉達多,為了不讓住在洞中的龍王失望,留下了他的身影以作為紀念。這些奇異且不可思議的神話般傳說,為佛陀的苦修生活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ree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