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中國糧食安全絕不是高枕無憂
  國際糧價上漲會不會最終導致一場蔓延全球的糧食危機?這場危機離我們有多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有這樣的擔心。
  世界糧食計畫署4月22日發表聲明說,糧價上漲就像一場“沈默的海嘯”,使全球一億多人深陷貧困之中,世界糧食計畫署正面臨著成立45年來最大的一次挑戰,在這場挑戰中,中國的糧食市場會不會受到波及?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是否存在隱患?我們就這些問題今天獨家採訪了即將上任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先生,他同時也是中國農業問題專家。
  國內糧價短期內不會跟隨國際價格上漲
  2008年3月27日,全球第一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宣佈,其B級大米出口報價從每噸580美元漲到每噸760美元,創20多年來新高,作為國際米價標杆的泰國,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讓米價暴漲了30%,但這僅僅是個開始,4月17日,泰國大米再次爆出1000美元/噸的天價,比3月同期的米價整整翻了一倍。世行的資料也顯示,僅過去兩個月中,國際大米價格猛漲了75%,米價飛漲,讓很多國家不約而同的展開了一次“禁米運動”。3月26日,柬埔寨首相洪森首先公佈了大米出口大戶的大米出口禁令;3月28日,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宣佈,將今年的大米出口量減少四分之一;與此同時,埃及也宣佈暫停大米出口。
  國際糧食市場的這一巨變,讓很多大米進口國的處境變得艱難,在菲律賓馬尼拉的400家糧店門口,每天都是一大早就排起了等候的長隊,由於供應不足,國營糧店經常無米可賣,每週最多營業3天,糧店規定,每個菲律賓人每天限購3公斤糧食,飯店也將每份飯量減少了一半,這一全球最大稻米進口國所遭遇的糧荒觸動著世界政治的神經,無獨有偶,也是由於在促進糧食生產上的工作不利,海地總理雅克?愛德華在饑餓國民的一片指責聲中轟然倒臺。
  4月9日,世界銀行發表報告說,截至今年2月底,過去3年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了181%,食品價格整體上漲了83%,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迄今國外已經有37個國家爆發糧食危機。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向全世界發出警告,國際糧價上漲將使貧窮國家的1億人口更加貧困,而就在糧價節節上升的同時,全球糧食儲備已悄悄的降低到了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國際公認的安全儲量是至少滿足全球70天的需求,而如今的,全球糧食最多還能維持53天。
  記者:“林教授會怎麼評判這次全球範圍出現的糧食的問題?”
  林毅夫:“這是十幾、二十年來最重要的,也最嚴重的一次糧食全球性的問題。”
  記者:“問題?為什麼不用危機這個詞?
  林毅夫:“因為糧食的供給這些年還是增加了,那麼它產生的原因是有一個突然增加了
需求,大家沒有預期到,最主要就是生物能源的問題。”
  記者:“這次糧食的問題出現之後,發達國家的生物能源政策是否也需要進行調整?”
  林毅夫:“這個在討論這個問題,我想可能會。”
  記者:“有跡象表明他們已經在調整?”
  林毅夫:“目前的話沒有,但是我相信可能會。”
  林教授告訴記者,引發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糧食的需求突然增大了,很多國家在生產生物能源的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糧食,生物能源主要指以糧食、薯類、作物秸稈等為原料生產的石油替代油料,林毅夫教授認為,除了油價上漲、自然災害致使糧食產量下降以及世界糧食需求增加等因素之外,各個國家的生物燃料產業對糧食資源的肆意爭奪,是全球糧食價格大幅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對於這次全球糧荒是否會波及中國,林教授則顯得非常樂觀。
  記者:“在您看來這次全球性的糧食問題會不會波及到中國?”

  林毅夫:“我想間接地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目前來講,我們中國受到的影響是最小的,因為我們連續四年糧食生產產量是增加的,而且我們政府對糧食的問題也是特別關注,中國這樣大的國家,基本的格局必須是豐糧有餘,然後自給自足,面對這種國際上出現的這麼大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價格上漲的過程當中,我們國內的價格上漲,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國際上有這麼大的糧食價格的上漲,我覺得這也是短期的,不會是糧價不斷像這樣,每年以30%、40%,甚至翻一番的這種速度增長下去,但總得來講,我想國際價格肯定會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一段時間。
  記者:“這段時間會有多久?”
  林毅夫:“可能一年,可能兩年吧。”
  記者:“看我們中國能不能夠支撐到世界糧食價格有落下來的時候?”
  林毅夫:“應該是可以的。”
  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就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林毅夫教授認為,中國主要糧食品種能夠自給自足,短期內,國內糧價不會跟隨國際價格上漲,但他也擔心,中國糧食供應並不是高枕無憂,尤其今年,國內糧食生產形勢悄悄發生著一些變化,有利條件在減少,不利因素卻在增多,糧食安全存在的隱患,應該引起重視。像我們記者最近在四川,就發現當地一些農田已經被撂荒了。
  今年70歲的李均華老人是四川省武勝縣黃角灣村的農民,家裏有旱地和水田共四畝半,現在正是農忙的好時節,而李老頭這兩天並沒有插秧,他家的一片地裏長滿了荒草。
  土地撂荒了6年,家裏的農具現在已經長滿鐵銹,連土地承包合同都有些發黴,老人拿著當地政府發放的每月30元的低保,過著家裏有地,還得買糧吃的生活,其實老人有兩個兒子,卻並沒有留在家裏種地,都到外省打工去了,對此,李老頭心裏很不是滋味。

  老人說,兒子覺得在家種地不如外出打工划算,只好讓自己家的地這樣荒著,對於撂荒的土地,老人也感到非常的無奈,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黃角灣村共有耕地681畝,撂荒21畝,撂荒率3%。而在臨近的紅星村,土地撂荒更加嚴重,撂荒率高達21.3%。而在武勝全縣,土地撂荒已經不是個別現象,全縣撂荒耕地是3.2萬畝左右,占全縣耕地總面積7.8%。
  近年來,隨著農資價格的大幅上漲,農民的生產成本不斷提高,耕種的收入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外出打打工,致使大面積的耕地被荒廢,與此同時,受建築佔用耕地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耕地面積逐年減少,根據《國土資源公報》,2007年全國耕地18.26億畝,淨減少61.01萬畝,減幅0.03%,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全國耕地面積正越來越逼近18億畝“紅線。
  國際市場上都在上演糧荒,國內一些農民們卻不願意種地,任由大片良田長出荒草,雖然這些現象,還只是發生在個別地方,但相信每個人看了都會對糧食安全擔憂,俗話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糧食生產上的這些漏洞會不會衝擊我們的糧食安全?中國的糧食夠不夠養活中國人?我們離糧食危機有多遠?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的記者也採訪了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
  記者:“曾局長,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我們國家的糧食庫存的情況?”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糧食庫存是一個動態的數量,每年隨著收購和銷售的展開在變化,庫存消費比國際公認的是百份之十七到十八,實際上我們現在國家的庫存遠遠高過這個庫存數,這幾年供求,從糧食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庫存連續幾年因為大豐收,所以到年末庫存是相對穩定的,從國有糧食的銷售量,現在今年不算收購的話,這些糧食,也可以銷售一年多。”
  記者:“現在有一種聲音認為我們的糧庫庫存有假,您怎麼看待這個聲音的?聽了這種消息之後,您是否還是對糧食安全充滿自信?”
  曾麗瑛:“我對中國能夠做到糧食安全還是很自信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這麼幾年的抽查的辦法,包括我們現在當前掌握的情況,庫存帳實是相符的,所以我覺得我們的糧食庫存還是真實可靠的,大家應該能放心。”
  記者:“人均的耕地面積在減少,那麼耕地對於糧食安全來說,應該是一個隱患,那麼對於這種隱患的擔憂,您怎麼來看待?”
  曾麗瑛:“耕地是在減少,但是從黨和國家對這個事情非常重視,18億這個耕地的紅線是不能破(越過)的,這一條確實我們保證我們的產量,糧食安全的一個最根本的保證。”
  記者:“這個十八億畝的紅線耕地,對於我們的十三億人口的口糧來說意味著什麼?”
  曾麗瑛:“18億畝耕地,至少就是說我們肯定能夠保證糧食產量在一萬億斤以上,從我們現在消費水平,我們每年大體上也是一萬億的消費,就是說保證這18億畝的耕地,它所生產出來的產量,才能夠讓我們供求基本平衡。”
  曾局長說,中國目前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遠高出國際公認的17%-18%的安全線,並預計,2008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穩中有升,總產量可能保持在一萬億斤左右,其中小麥更有望連續五年增產,在曾麗瑛看來,中國的糧食安全毋庸置疑,而林毅夫教授則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記者:“在目前看來,全球出現了糧食問題,並沒有太多地太明顯地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
  林毅夫:“對。”
  記者:“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的糧食安全應該是有保證的?”
  林毅夫:“對,我想長期還是會有保證的,因為從來就不會放棄對糧食的重視。”
  記者:“中國的糧食是不是就意味這可以高枕無憂?”

  林毅夫:“當然不是高枕無憂,所以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有利的措施,對糧食的生產不重視,對耕地不保護,覺得如果這些情況蔓延下去,當然就會對某些地區的糧食的供給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在全國,到時說,各個地方出現糧食問題的時候,也可能出現一些地級保護主義,糧食調動或者出售到缺糧省的話,那可能會造成缺糧省的恐慌,其實這次國際上就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國際糧食價格上漲,那麼糧食的主要生產國,為了穩定國內的糧食的價格,那就限制糧食出口,這樣就更造成缺糧國的對糧食的短缺,那麼造成它更緊張的情況。”
  記者:“如果我們不能高枕無憂的話,那麼哪些方面的問題是我們必須要考慮?”
  林毅夫:“我想一方面我們可以同樣地會繼續增加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會繼續支持對這個農業科技的這種投資的支持,加快農業科技的創新,同時對保護工地的政策會繼續,鎖住18億畝的紅線,同時也會增加對農民的這種直接的和間接的各種生產的補貼,當然,要增加中國糧食的生產,同時提高農民的收入,那麼糧食價格適度地上調也是必要的。”
  記者:“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一些省份,很多農民,他們的種糧積極性依然不是很高。”
  林毅夫:“必須有適當的糧食價格上漲,他才會有種糧的積極性,相對來講,他種糧的效益還是比較低的,各個地方還是應該加強對農業的投入的支持,很重要的就是對城市,以及甚至包括農村裏面,這種缺糧的農民,或是城市裏面低收入的人群,應該給一定的生活上的幫助,包括補貼,包括調整最低生活保障的這種標準等等。”
  記者:“這可能比提高糧價來得更現實一些?”
  林毅夫:“應該允許糧價適度上漲,同時增加對低收入人群的保障,要雙管齊下。”
  如何才能提高農民種糧收入,消除糧食安全隱患?
  林毅夫教授剛才說,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就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今年,中央政府在預算中安排了5625億元的支農投入,近期又追加了252.5億元,並且還兩次調高小麥以及稻穀最低收購價格,同時還臨時存儲進口小麥和臨時儲備玉米、豆油。為了保證糧食安全,維持糧價穩定,國家花了不少錢,但畢竟農業生產用的柴油、化肥,都在漲價,農民種糧承受的成本壓力在不斷加大。怎麼才能提高農民種糧的收入,消除糧食安全隱患呢?再來聽聽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的看法。
  記者:“今年大家對糧價的問題都非常關心,因為包括農資的價格,化肥各方面的價格在上漲,糧價也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您覺得糧價什麼時候會見底,大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價格水平?”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供求肯定是基本平衡,今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糧食品種,小麥,稻穀,玉米,還是供大於求,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它糧價是很難漲得很高的,如果說出現了糧價漲得很高的話,國家也一樣是有能力來採取措施來平抑的,那麼,就是我們有足夠的庫存,你國家可以拋售儲備糧,可以使價格保持在基本的穩定,不大漲也不大落,這個可以做到的。”
  記者:“糧食價格不會暴漲?”
  曾麗瑛:“對,因為供求是基本平穩的,又有充足的庫存,所以國家宏觀調控的目標讓市場糧價維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不讓它大漲,也不讓它大跌,我覺得我們是能做得到的。”
  記者:“您看中國的老百姓對糧食的價格存在一定擔憂,您在這上面有什麼話要告訴他們?”
  曾麗瑛:“老百姓看到物價的飛漲,所以對中國糧價很擔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今年的供求是基本平衡的,再加上庫存充裕,我們今年的糧價應該能夠保持基本穩定,國家也有能力保證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的基本穩定,我對此,我們很有信心,應該說,也請大家放心。”
  半小時觀察:扶農支農,才是平抑糧價的好辦法
  糧價上漲正在慢慢演變為一個糧食安全問題,不但對於世界糧食計畫署和糧食進口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更讓我們憂心的現實是:由於種子、化肥和農藥價格的上漲,農民們種田的積極性正在消退,土地撂荒現象愈演愈烈。對於穩定糧食價格、抑制通貨膨脹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壞的壞消息。
  儘管面對著巨大壓力,但是我們的糧食部門給出的承諾卻可以使我們糧價穩定充滿信心。由於今年國內糧食供求基本平衡,國家又有足夠的庫存,所以即使糧價繼續上漲,也很難漲得離譜兒。
  但是對於有關部門來說,要解決好糧價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要想方設法提高農民種田的積極性。就像我們最近在節目中一直說的那樣,一方面要提高對農民種田的補貼,另一方面要通過技術手段調控好農業物資的價格。如果這幾方面的問題解決好了,那麼我們所一直憂心的糧價問題或許就根本算不上一個問題了。(記者:鄢聞余 李萍萍)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ree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