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古早味 飽足一路Go |
![]() | |||||||
| |||||||
前言 兩岸周末包機開放,台灣民眾組團到大陸旅遊,省時省錢;到大陸旅遊,怎麼吃、如何玩,精打細算血拚,行前得有周全準備。本報兩岸版即日起連續五周,針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旅遊,每周一、三、五推出「城市旅遊攻略」,教你「吃喝玩買」快樂遊。
喜歡異國情調和品嘗外國菜,往三里屯和使館區走一回,絕不失望;想吃大陸各地名菜,直奔各省在北京的駐京辦大樓,保證解饞。 不管喜歡什麼美食,到北京,沒吃上烤鴨、涮羊肉和北京小吃,好像沒去紫禁城一樣,白來北京一回。 北京烤鴨 兩大門派 北京有名的烤鴨店很多家,以「全聚德」、「便宜坊」名氣最響亮;兩家老字號店,前者擅長掛爐烤鴨,後者以燜爐烤鴨馳名,有如烤鴨界的兩大門派,各有優勢。 燜爐烤鴨靠「燜」的功夫,在鴨肚內灌入老湯,鴨子在外烤內煮的過程中,受熱均勻。掛爐烤鴨是直接把鴨子掛在爐內,以果木燒烤,烤出的鴨子呈棗紅色,吃起來皮脆、肉嫩、香酥細膩,用荷葉餅塗上甜麵醬放上片好的鴨肉和蔥條,是最適合的吃法。 除上述兩家老字號,北京出了不少新興的烤鴨店,改良上述兩家製作方法,創新烤鴨吃法,例如:大董烤鴨店、鴨王,提供老饕更具「時代感」的烤鴨新吃。 涮羊肉 誘惑難抵擋
涮羊肉是清真菜,據說源起是元世祖忽必烈一次率軍南征途中,廚師在忙亂中偶然發明的。涮羊肉的火鍋設計相當特別,中間是高起的煙筒,放燃木炭,旁邊既可涮肉,又可取暖。北京「涮羊肉」最出名的老店當屬「東來順」,創立於清光緒廿九年,已有上百年歷史,目前在北京有數十家連鎖店。 涮羊肉的吃法有講究,先涮肉、後涮菜,吃的時候搭配糖蒜和獨特醬料,讓人回味無窮,百吃不膩。 北京經營涮羊肉的大餐廳或小店鋪到處可見,除了老字號「東來順」,還有白馬寺附近的「能仁居」、「口福居」。這一兩年,東直門附近的「鼎鼎香」,因羊肉肉質鮮嫩,用餐環境走高雅路線,不同於傳統涮肉店的擁擠吵鬧,名噪京華,成為北京現代涮羊肉的新代表。 北京小吃 如活歷史
北京小吃品種繁多、琳琅滿目,有句話,「北京小吃九十九,樣樣叫你吃不夠」。有些小吃來自皇家宮廷,樣樣都有歷史故事和淵源。例如,老佛爺慈禧愛吃肉末燒餅、豌豆黃;民間傳統小吃如小窩頭、燒賣、驢打滾、褡褳火燒、羊頭肉、豆腐腦、餡餅,冰鎮酸梅湯、炸醬麵、龍鬚麵、疙瘩湯、油茶、核桃酪、春餅、炒肝、灌腸等。 眾多北京小吃中,最挑戰「非北京人」味蕾的當屬豆汁。北京人常說:「看您是不是老北京,得問您是否喝豆汁。」只有地道北京人,才把喝豆汁當成一種享受。對新北京人或外地人來說,豆汁有點像「餿掉的豆漿」,光聞那酸與餿的味道,就很難接受,更不用說把它喝下肚子。 豆汁是北京古早味,炸醬麵是最令北京人依戀的家鄉味。受地理位置和條件限制,北京人的飲食結構以餃子、麵條等麵食為主,北京人家裡會經常做炸醬麵,每家作法略有不同。幾乎每個北京人都會告訴你,我家的炸醬麵是全天下最好吃的炸醬麵,充滿著「媽媽的味道」。 大部分經營京味小吃的餐廳,都以傳統北京四合院為特色,門上高掛大紅燈籠,服務生一身棉布大褂,瓜皮帽,肩上搭著一塊白毛巾;客人一進門,高喊「老爺子好」,一口捲舌京片子,加上一支嘴超長的大茶壺,光這個景象,這趟北京遊就夠本了。
|